2018年10月13日,“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学术论坛在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四楼国际会议厅顺利召开。来自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广西师范学院、鲁东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研究生共1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辽宁省社科联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本次论坛是2018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海洋中心作为辽宁省社科联重点研究基地,举办的第八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论坛”,已成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品牌活动。本次论坛聚焦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涉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海洋强国战略与海上辽宁建设;海洋经济与陆海统筹发展;东北“一带一路”与辽宁海上丝路建设;东北自由贸易区与自由港;海域生态文明与海域承载力等与海洋经济发展和东北振兴相关的广泛议题。
论坛开幕式由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才志教授主持,辽宁省社科联科研部部长李红女士首次致辞,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考察东北并在召开的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专门提到要“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这次论坛以“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主题进行研讨非常及时。随后,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岳崇兴教授进行致辞,他首先对在座专家多年来对学校及海洋中心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鼓励海洋中心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加快智库建设。希望通过论坛不断提升我校智库研究的品质,群策群力,为东北振兴和辽宁海上强省建设贡献智慧。之后,孙才志教授宣读了本次论坛征文获奖名单,并对获奖的老师和学生表示祝贺。开幕式上,海洋中心与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行了产学研合作签字仪式。广西和辽宁都具有沿海、沿边和沿江的区位特点,两个单位都在瞄准海洋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开展科研攻关,未来将在科学研究、联合调研与考察、智库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论坛学术交流由海洋中心副主任郭建科副教授主持,上午有五位专家做了精彩报告。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张志锋研究员做了题为“渤海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的陆海统筹问题与对策”的学术报告。他从海岸带陆海统筹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渤海海岸带及其资源环境超载问题、陆海统筹的资源环境管理策略初探三个方面介绍了陆海统筹的形势与对策;提出构建“陆海全域”与“海岸带”嵌套的陆海统筹战略框架、“陆域-海岸带-海域”的全域统筹空间发展战略,并向陆域腹地和远海大洋拓展延伸产业链和发展空间,以促进陆海共同保护与协调发展。广西师范学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宝清教授介绍了北部湾资源环境特点及广西新时期拥抱海洋、转身向海,释放海洋潜力的过程与使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成金研究员做了题为“港口地理发展新趋势与辽宁沿海港口发展路径”的报告,提出港口资源整合不仅要发挥城市间的协同作用,更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港务集团走出去。鲁东大学环渤海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环渤海大湾区发展的影响分析”,他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概况、国内外湾区与跨海通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大湾区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渤海跨海通道建设的空间影响,并探讨了山东和辽宁两省在多层面的合作机制。孙才志教授做了“中国对海洋经济政策的演进及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术报告,他运用PLS-SEM模型分析了海洋经济政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从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正向因素、主要负向因素、政策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政府要实施海洋产业政策,海洋科教政策,海洋生态保护政策等以最终实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
下午的交流活动主要有四位学者做了精彩报告。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王丽华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滨海景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协同发展研究——以大连圣亚海洋世界为例”,她分别从发展背景、旅游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互动关系、大连圣亚海洋世界营销协同发展等方面对网络营销进行了探讨;认为滨海景区的基础环境、资源特质不同,其协同发展模式有待更多案例加以检验和完善。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郭建科副教授做了题为“我国大陆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演化及其航运网络联系”的报告,他在对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位序规模分布变化轨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航线联系的广度深度及可达性、轴辐空间联系等多方面刻画了集装箱港口航线网络的空间联系,总结了港口区域化发展的最新态势及发展策略。王泽宇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区域海洋经济系统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响应,她从海洋资源与经济关系问题的提出、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关系问题的提出、中国海洋资诅咒的时空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的分析、基于VAR模型的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中国海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脱钩分析及回弹效应研究、中国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收敛特征与管理政策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李博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与陆海统筹发展”的报告,重点分析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其面临的脆弱性问题,以辽宁沿海地区为例,分别从海洋产业、海洋基建、海洋资本、海洋人才、海洋环境、海洋科技、对外开放七个方面概括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用领域及研发方向。
论坛闭幕式上,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才志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再次对各位前来做报告的专家表示感谢,并对海洋中心所有辛勤工作和努力学习的老师和研究生表达了敬意。他希望中心的研究生进一步向在座的专家和青年教师学习,学习他们严谨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为把我国早日建成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