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历史沿革

海洋中心的前身是海洋资源研究所。在“六五”至“七五”期间,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承担了“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中国海洋区域经济”和“辽宁省海岛资源基础调查”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于1989年正式成立了海洋资源研究所,首任所长为张耀光教授。“八五”至“九五”期间,相继承担了“辽宁海岛资源调查与评价”、“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中国海岛资源基础调查”、“黄海海洋开发与保护”等国家级重大专项,在科学探索与科研实践中逐步确立了海洋经济地理的特色研究领域。2000年正式更名为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被提升为“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相当于理工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心一直禀承辽宁师范大学“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坚持“开拓、创新、求实、进取”的学术理念,不断地推动学科发展。海洋经济地理研究是全国最早、最有影响的。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海岸带资源调查、海洋资源评价、海域功能区划、海域有偿使用等不同阶段大量实证课题研究积累,不断总结提升形成了系统的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中心始终坚持着区域海洋经济问题的研究方向,在利用濒海区位优势和扎实的海洋经济地域系统基础理论,重点开展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发展与布局、海岸带海洋环境与经济的耦合关系、沿海城市经济、海洋地缘政治与经济、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信息化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从而奠定了在国内突出的学术地位。历经几代人的砥砺耕耘与术业专攻,海洋中心已形成了由张耀光、韩增林、孙才志等领军专家,盖美、孙康、狄乾斌、郭建科、王泽宇、彭飞、赵良仕、闫晓露等中青年博士科研骨干,共同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研究领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资深院士吴传钧先生曾给予了很高的学术评价,赞誉其是一支强有力的“陆军海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