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团队 >> 专职教师 >> 人员详情 >> 正文

闫晓露

2022-10-11  点击:[]

 

个人简介

闫晓露,女,汉族,1987年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IALE-China)理事。入选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才俊、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公派访问学者(合作导师:朱阿兴)。

近年来,以海岸带“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核心开展研究工作,重点研究方向为海岸带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蓝碳经济与碳汇韧性、基于陆海统筹的碳流动及碳代谢。(1)提出“自然供给—需求映射”综合测度模型与方法体系,率先将生态系统服务交付链理论引入到海洋经济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流”要素,分析并构建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海岸带空间优化格局。(2)基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探讨海洋与海岸带蓝色碳汇及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规律,首次提出“海岸碳汇韧性”理论与方法,揭示当前海岸挤压胁迫下,蓝碳的韧性空间效应,并对未来不同发展情景进行模拟并进行预警与治理。(3)基于陆海统筹评估理论与方法,分析“陆—海”联动的产业及土地利用碳代谢方式,揭示海陆交错区碳流动路径,为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提供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指导。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主题案例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国家及部委课题6项,辽宁省、市级重要项目20余项。相关研究发表在JCR及中科院1区、SCI、SSCI双检索及国家级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国内外多个重要期刊审稿人,出版《辽宁省海岸带资源承载力与环境脆弱性》学术专著1部。学术成果2次获得辽宁省社科联社科活动月论文一等奖,撰写的咨政建议被大连市委办公室信息综合室及九三学社大连市委员会采纳,研究成果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截止2023年,共指导研究生24人。其中已毕业学生9人,7人考入国内985、211等高校读博深造,2人就职于市重点高中及公务员体系,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报考。

 

研究领域

1、海岸带生态功能与韧性

2、海岸带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讲授课程

1、本科:综合自然地理、水文学与水资源;

2、硕士:海洋经济地理、区域海洋经济、景观生态学、资源地理学、产业生态学、海岸带生态功能与价值评估、海岸带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发表论著 

1、发表论文(第一及通讯作者)

[1] New insight into blue carbon stocks and natural-human drivers under reclamation history districts for sustainable coast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from Liaohe River Delta,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3, 162162. (SCI, JCR Q1, TOP期刊, IF 10.753)

[2] Spatiotemporal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s to identify ecological management zoning in coastal city Dalian,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3, 30(23): 63464-63478. (SCI, JCR Q2, IF 5.190)

[3] Guid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via a multi-level ecological framework integrating natural and social indicator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 109142. (SCI, JCR Q1, IF 6.263)

[4] Link Ecological and Social Composite Systems to Construct Sustainable Landscape Patterns: A New Framework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Flows[J]. Remote Sensing. 2022, 14, 4663. (SCI, JCR Q1, TOP期刊, IF 5.349)

[5] Scales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Method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 Bundles and Socio-Ecological Drivers—A Case Study of Dalian City, China[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19, 11766. (SSCI/SCI, JCR Q1, IF 4.614)

[6] Integrati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to an Analysi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of Dalian, China [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19, 17055. (SSCI/SCI, JCR Q1, IF 4.614)

[7] 生态系统服务簇空间演变轨迹及其社会-生态驱动的地理探测——以大连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022, 42(14):1-14. (CSCD)

[8] 基于ArcGIS和GD的辽宁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异探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44(01): 253-264. (CSCD/CSSCI)

[9]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与耦合协调的生态管理分区——以大连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021, 41(22): 9064-9075. (CSCD)

[10] 围垦对辽东湾北部滨海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学报, 2021, 41(03): 1055-1067. (CSCD)

[11] 辽东湾北部河口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识别及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08): 3028-3039. (CSCD)

[1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权衡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大连市瓦房店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03): 546-562. (CSCD/CSSCI)

[13] 近30年辽东湾北部区土地利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关系[J]. 生态学报, 2020, 40(08): 2555-2566. (CSCD)

[14] Land use management based on multi-scenario allocation and trade-off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Wafangdian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PeerJ, 2019, 7(4): e7673. (SCI, JCR Q2, IF 3.061)

[1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的生态安全格局演变分析——以辽宁沿海瓦房店市为例[J]. 生态学报, 2019, 39(22): 8370-8382. (CSCD)

[16] 近40年辽东湾北部围垦区内外滨海湿地景观演替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07): 1155-1165. (CSCD/CSSCI)

2、出版著作

[1] 参著. 辽宁省海岸带资源承载力与环境脆弱性[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2101113,2022-01至2024-12;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21YJCZH193,2021-10至2024-10;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22JJD790029,2022-09至2025-07;

[4]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ZT-221016504,2023-04至2023-10;

[5]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BS-183,2020-09至2022-08;

[6]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0551194,2018-09至2020-08;

[7]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9CJY005,2019-12至2020-12;

[8]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7CJY003,2017-10至2018-12;

[9] 辽宁省社科联2023经济社会发展项目,2023lslybkt-081,2022-07至2023-06;

[10] 辽宁省社科联2021经济社会发展项目,2021lslybkt-055,2020-07至2021-06;

[11] 辽宁省社科联2019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2019lslktjd-014,2018-07至2020-06;

[12]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委托课题,2022lslwtkt-043,2021-10至2022-09;

[13]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H201783631,2017-10至2020-09;

[14]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EC-KF202107,2021-08至2023-07;

[15]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21RQ077,2022-01至2023-12;

[16] 大连市社科院重大调研课题,2020dlsky050,2020-10至2021-09;

[17] 大连市社科联重点项目,2020dlskzd154,2020-05至2021-04。


科研奖励

[1] 2018年,论文《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获辽宁省第8届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论坛”征文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

[2] 2020年,论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及时空关系——以大连市为例》获辽宁省第10届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辽宁沿海经济发展论坛”征文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


所获荣誉

1、2021年,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

2、2019年,辽宁师范大学教学先进个人;

3、2019年,社会暑期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4、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科研先进个人;

5、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优秀教师.




 

上一条:赵良仕 下一条:刘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