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女,1989年生,黑龙江黑河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2020年1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21年进入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韧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应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博士及工作期间,主持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辽宁省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项目1项,大连市社科联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人民论坛》、《地域研究与开发》等学术期刊(CSSCI、CSCD检索)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1部。学术成果曾获长春市社会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指导本科生参加“第11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华北赛区二等奖,同时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奖。
研究领域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服务业经济效应研究;
讲授课程
1. 中级微观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2. 资源地理学(硕士研究生)
3. 生态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4. 海洋经济(硕士研究生)
5. 海洋经济地理(硕士研究生)
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本科生)
代表性论文:
1. 差异化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3):25-26.
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人文地理,2019,34 (3):35-39.
3.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布时空格局演变[J]. 世界地理研究,2019,28(3):113-122.(CSSCI)
4. 以金融供给侧改革助力独角兽企业成长[J].人民论坛,2019,42(9):56-57.
5. 多样性视角下的城市复合功能特征及成因探测——以长春市为例[J]. 地理研究,2019,38(2):247-258.(CSSCI)
6. 东北地区“五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演变及影响机制[J].地理研究,2018,37(1):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