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鹏(1987-),男,博士后,副教授,人文地理专业、GIS专业硕士生导师。
2020年1月,进入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工作,兼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探险协会委员。主要从事海岸带人地关系系统、辽河口国家公园、海洋地域文化与滨海旅游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产学研课题、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大连市社科院和社科联课题各1项,主持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地域研究与开发》《测绘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受理专利2项,参编教材1部,参编专著1部,提交的咨政建议获省市级领导批示3篇。
研究领域与招生方向
人文地理学(海洋文化地理、滨海旅游)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遥感、海洋地理时空大数据分析)
Email:gislipeng@126.com
讲授课程
本科生:《无人机遥感》《地理信息服务及开发》
研究生:《GIS大数据与Python应用》《海洋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
论文专著
1.李鹏,王熙尧,王辉.中国东北三省冰雪旅游产业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J].地理研究 . 2025 ,44 (05):1342-1360.
2.李鹏,李仁杰,王辉.陆地交通系统演变对滨海城市的旅游竞合影响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25 ,44 (02) :114-121.
3.李鹏,焦琦斐,李仁杰,等.基于交通大数据的社区120急救站选址方法研究——以大连市主城区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4-11-27.
4.焦琦斐,李鹏*,吴昕浩,等.海洋渔业碳汇估算方法与应用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4,43(6):1611-1626.
5.李鹏,邱琬钧,马楠,等.基于院前120急救大数据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空间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7(2):235-242.
6.李鹏,唐辉.游客大数据视角下的辽宁省海岛旅游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24 ,26 (17) :145-153.
7.王馨梓,李鹏,马楠等.GIS在旅游业的应用现状与建模方法[J].绿色科技,2024,26(11):205-211.
8.李鹏,虞虎,王英杰,等.中国高铁网络演化引导的短时旅游空间扩展效应[J].经济地理,2022,42(10):193-200.
9.李鹏,虞虎,李仁杰,等. 旅游资源格网化框架及其空间分析方法——以青岛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41(1):104-109.
10.李鹏,邱琬钧,虞虎,等.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开发潜力评价方法——以辽宁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2):1-7.
11.李鹏,郑秀霞.高质量发展下的辽宁省滨海旅游路线优化[J].风景名胜, 2021, 29(5):275-276.
12.王英杰,张桐艳,李鹏,等. GIS在中国旅游资源研究与应用中的现状及趋势[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22)04: 751-759.
13.李鹏,王英杰,虞虎,等. 基于GIS格网化分析支撑的旅游空间规划技术方法研究——以青岛市为例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33(5): 813-827.
14.李鹏,虞虎,王英杰. 中国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11): 1883-1891.
15.李鹏,王英杰,虞虎,等. 基于LBS & GIS的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7,34(6): 692-700.
16.李鹏,王英杰,虞虎,等. 基于LBS & GIS的青岛旅游资源普查系统[J]. 测绘科学, 2018(10): 147-154.
17.李鹏,王馨梓.一种基于海洋地理大数据信息管理系统.2024SR0817046.(软件著作权)
18.李鹏,郭建科,张梦娜,邱琬钧.一种基于实时交通大数据的急救站点服务半径测算方法软件.2022SR1082848.(软件著作权)
19.李鹏.基于网格化的旅游功能区识别方法, 201710356846.2[P]. 2017-05-26.
20.李鹏.一种旅游资源信息采集与评价网络系统, 201510858443.9[P]. 2015-12-21.
主持的项目
1.辽宁高质量发展冰雪经济研究(L25AWT011),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25;
2.辽宁省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L23BJY010),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23;
3.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与全域旅游规划项目,中科院地理所横向课题,2023;
4.“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海洋地理大数据实验室建设路径研究(JG22DB402),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2023;
5.产教深度融合下的网络GIS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教育部产学研课题,2022;
6.新冠疫情驱动下的社区型120急救站点的大数据布局选址与优化技术方法研究(LJKMZ20221415),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022;
7.海水利用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2022;
8.辽宁省台安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台安县应急管理局,2022;
9.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遥感影像识别、提取尺度标准与区县评价报告编研,中科院地理所横向课题,2021;
10.大连市实时交通大数据下的道路运行状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大连市社科院课题,2021;
11.辽宁省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20;
12.高铁网络下我国滨海旅游格局演变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校级课题,2020;
参与的项目
1.美丽中国评估项目(辽宁组),国家发改委,2023;
2.山东省长岛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山东省长岛文旅局,2023;
3.青海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项目,青海省文旅厅,2021;
4.河南省洛宁县全域旅游规划项目,河南省洛宁县政府项目,2020;
5.广东省南澳岛(县)全域旅游规划,汕头市南澳县政府项目,2019;
6.海南省旅游资源普查与规划信息库,海南省旅游委项目,2018;
7.跨省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国家民政部课题,2017;
8.村镇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西藏),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6;
9.山东省蓬莱市旅游资源普查、旅游信息化系统开发与建设,山东省蓬莱市旅游局项目,2015;
10.重庆市铜梁区旅游资源普查,重庆市铜梁区旅游局项目,2014;
11.吉林省图们市稳城岛旅游开发战略规划,吉林省图门市政府项目,2014;
12.山东青岛市旅游资源旅游信息化系统开发与建设,山东省青岛市旅游局项目,2013;
所获荣誉
1.指导学生论文《旅游化驱动下辽河口滨海湿地国家公园“三生”空间重构机制研究》获“2025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中国管理科学学会,2025.6.20。
2.指导学生获“第十一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之星大赛”一等奖2项,辽宁省教育厅,2025.5。
3.指导学生获“第十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之星大赛”二等奖2项,辽宁省教育厅,2024.5。
4.《海洋渔业碳汇估算方法研究--以环渤海为例》获“2023中国海洋经济论坛”三等优秀论文,中国海洋学会,2023.9.23。
5.指导学生获“第九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之星大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2022.11。
6.指导学生获2023年第六届“航天宏图&华为云杯”PIE系统开发大赛二等奖(遥感应用组),中国测绘学会,2023.11。
7.获2023年第六届“航天宏图&华为云杯”PIE系统开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国测绘学会,2023.11。
8.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6位),获奖成果:“地理大数据驱动,三商递进式”地理信息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辽宁省教育厅,2022.5.20。
9.《大连“老街文化”的旅游内涵和商业价值的对策研究》获大连市政协2022年度调研课题一等成果,政协大连市委员会,2023.5.19。
10.《大连“老街文化”的旅游内涵和商业价值的对策研究》获2022年度大连市民主党派专题调研立项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