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狄乾斌,男,汉族,1977 年生,山东滕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辽宁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海洋生态经济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大连市人力资源与保障局智库专家等。
主要从事海洋经济地理、区域发展与规划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内较早提出了海域承载力研究框架体系,系统开展了陆海统筹战略内涵以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以及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及其它省部级项目、地方横向课题50余项,先后在SSCI、SCI、CSSCI、CSCD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大连市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
研究领域
1.海洋经济地理;
2.区域开发与规划;
3.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
讲授课程
1.中国交通地理、海洋经济地理研究专题(本科)
2.区域分析与规划、海洋经济地理导论(硕士)
3.海洋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博士)
论文专著
[1]Measurement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marine fisheries and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analysis:An analysis of China’s northern marine economic zone. Marine Policy.https://doi.org/10.1016/j.marpol.2022.105279(SSCI)
[2]Conceptualization, estima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es of land–sea macroeconomics: a case study on Bohai Economic Rim cities. Plos One.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74707(SCI)
[3]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maritime economies and marine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ir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in the cities of the bohai rim in china. Ecological Modelling,2020 (10) doi: https://doi.org/10.1016/j.ecolmodel.2020.109192(SCI)
[4]Marin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Measurement and Temporal-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8(SCI)
[5] Symbiotic State of Chinese Land-Marine Economy.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7(SCI)
[6] Carrying Capacity of Marine Reg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ese Geography Science, 2007(SCI)
[7]狄乾斌, 高广悦, 於哲. 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2022,42(4):650-661.
[8]狄乾斌, 陈小龙, 侯智文.“双碳”目标下中国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区域差异及关键路径识别[J]. 资源科学,2022, 44(6): 1155- 1167.
[9]狄乾斌,徐礼祥.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效应的测度——基于多种权重矩阵的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06):63-70.
[10]狄乾斌,赵晓曼.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评价——以我国沿海城市为例[J].海洋通报,2020,39(02):160-168.
[11]孟雪,狄乾斌,季建文.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绩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40(01):181-186+225.
[12]狄乾斌,吕东晖.我国海域承载力与海洋经济效益测度及其响应关系探讨[J].生态经济,2019,35(12):126-133+169.
[13]狄乾斌,周慧.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互动关系研究[J].海洋通报,2019,38(05):499-507.
[14]狄乾斌,於哲,徐礼祥.高质量增长背景下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协调模式研究——基于环渤海地区地级市的实证[J].地理科学,2019,39(10):1621-1630.
[15]狄乾斌,韩旭.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海洋空间规划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59-68.
[16]狄乾斌,顾宸.中国县级海岛综合承载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03):6-11+17.
[17]狄乾斌,何德成,乔莹莹.海洋生态文明研究进展及其评价体系探究[J].海洋通报,2018,37(06):615-624.
[18]狄乾斌,梁倩颖.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分异及其与海洋产业结构响应关系识别[J].地理科学,2018,38(10):1606-1615.
[19]狄乾斌,李霞.中国沿海11省市海洋产业结构与海域承载力脉冲响应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8,37(04):561-569.
[20]狄乾斌,吴桐.中国海洋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34(01):121-126.
[21]韩帅帅,狄乾斌.产业结构变动对城市经济承载力增长的贡献——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04):37-42+48.
[22]狄乾斌,孟雪.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城市发展效率时空差异探讨——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7,37(06):807-816.
[23]狄乾斌,计利群.地域认同视角下沿海城市海洋性特征分析与评价[J].地理科学,2016,36(11):1688-1696.
[24]狄乾斌,郭亚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交互胁迫关系验证及协调度测算——以辽宁省沿海六市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6,35(03):453-459.
[25]狄乾斌,韩帅帅,韩增林.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6,35(02):337-352.
[26]狄乾斌,韩帅帅.城市经济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时空差异研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09):57-64.
[27]狄乾斌,韩帅帅.环渤海地区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空间分异研究——基于“湖泊效应”和BASS模型[J].地理科学,2015,35(06):690-697.
[28]狄乾斌,王萌,张健.基于GWR模型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15,29(07):21-24.
[29]狄乾斌,周琳.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与海洋服务业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02):88-95.
[30]狄乾斌,周琳,董少彧.“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推进策略[J].经济纵横,2015(01):67-71.
[31]狄乾斌,刘欣欣,王萌.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0):98-103.
[32]狄乾斌,韩雨汐.熵视角下的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地理科学,2014,34(06):664-671.
[33]狄乾斌,孙阳.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社会变迁关联度评价——以辽宁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05):713-720.
[34]狄乾斌,张洁,吴佳璐.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辽宁省海洋生态承载力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02):256-264.
[35]狄乾斌,刘欣欣,曹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12):1413-1420.
[36]狄乾斌,吴佳璐,张洁.基于生物免疫学理论的海域生态承载力综合测度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资源科学,2013,35(01):21-29.
[37]韩增林,狄乾斌.中国海洋与海岛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534-1537.
[38]韩增林,狄乾斌,单良.面向“十二五”时期的海洋经济地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04):536-540.
[39]狄乾斌,韩增林.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进特征及其系统耦合模式[J].经济地理,2009,29(05):799-805.
[40]狄乾斌,韩增林,孙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其在辽宁省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9,31(02):288-294.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6222),2021-2024;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1127),2016-2019;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101571),2012-2014;
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8JJD790005),2018-2020;
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90015),2011-2013;
6.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0YJC790045),2011-2013;
7.国家海洋软科学项目(OSS2011-10),2011-2012;
8.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撑计划(WR2004005),2014-2016;
9.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WJQ2011014),2011-2014;
10.辽宁省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厅“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2017-2018;
11.辽宁省社科联百项课题、千名专家学者服务新辽宁建设调研课题(2013lsldykt-61),2013-2014;
12.辽宁省社科联项目(2011lslktjjx-03),2011-2012;
13.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专题研究,2019.7-2019.10。
学术专著
1. 主编:我国海陆产业统筹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海洋出版社,2017.9;
2. 参编:世界海洋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2017.1;
3. 参编:不同尺度空间发展区划的理论与实证,科学出版社,2010.9.
科研奖励
1.2018年获大连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
2.2016年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3.2014年获大连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进步奖三等奖
4.2011年获大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5.2008年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6.2007年获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所获荣誉
2011年辽宁师范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1年获民革辽宁省委参政议政工作一等奖
2011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2014年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5年获得辽宁师范大学研先进个人
2016年获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